浅谈同卵双胞胎胎盘数量,龙凤胎的概率?
19 2024-08-25
因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有区别,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所以很多人想知道其胎盘数量是否跟异卵双生的宝宝相同,事实上确实是有区别的,同卵双胞胎通常不会像异卵双胞胎那样有两个胎盘,大多都是2个宝宝共用一个胎盘。
同卵双胞胎几个胎盘
绝大多数同卵双胞胎都是共用一个胎盘和羊膜囊,在怀孕14周的时候就可以检查出来,b超下可清晰的见到胎儿的胎盘数量,基本在检查后都会只发现有一个胎盘出现。
凡事也有例外,个别同卵双胞胎也会出现2个胎盘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胚胎分裂早期,各自发育了一个胎盘,不过这种现象比较少见,比生出同卵双胞胎的几率都还要低。
即使是2个胎盘的同卵双胞胎,他们的基因也是一样的,所以相似处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同卵双胞胎的长相,会出现80%以上的相识度,不过后期因为环境的影响,会逐渐区别开来。
小贴士:无论同卵双胞胎是几个胎盘,其内部的血液循环都是各自独立的,不过共用一个胎盘的双胞胎在孕期阶段里会面临着特别的健康风险,比如双胞胎输血综合征(TTTS),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病症,有多达15%的双胞胎会患有这种病症。
胎盘对胎儿的作用分享
胎盘对胎儿是非常有用的,很多人只知道它能为胎儿输送营养物质,其实它的功能不止于此,除了汲取营养之外,胎盘对胎儿还有很多好处,如下:
排泄
胎儿在发育的时候,身体会排出一些代谢物,比如肌酐、肌酸等,经胎盘送入母血,然后排出去,当孕妇生产的时候,胎儿就会通过自己的身体排出胎便。
免疫功能
胎盘的结构使得母子的血是不相通的,避免了相互排斥,其次它会在孕晚期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屏障,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对胎儿的发育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防御作用
一般细菌的细菌会不通过进入胎盘的,会对胎儿起到一个防御作用,而且母血中的抗体也会通过胎盘的方式而进入胎儿血中,这样胎儿就会产生一些抗体,来保护自己。
气体交换
氧气是维持胎儿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母体和胎儿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行交换,替代胎儿呼吸系统功能,胎儿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强,能从母体血中获得充足的氧气,胎儿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绒毛间隙直接向母体迅速扩散。
总结:因为同卵双胞胎大多只有一个胎盘,所以很多孕妈们会担心宝宝营养摄入会不够,其实却是有这种情况发生,不过只要掌握同卵双胞胎的保胎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营养,基本都能安稳度过孕期。
很多怀同卵双胞胎的姐妹都想要龙凤胎,可是同卵双生的宝宝性别不同的概率几乎为零,宝宝的性别要么都是男,要么都是女,大家就别抱着生龙凤胎的心态了,今天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的分析分析为什么同卵双胞胎没有怀龙凤胎的可能。
同卵双胞胎有龙凤胎吗
同卵双胞胎的形成原因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的受精卵分裂,而分裂而成的2个胚胎的基因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性别也是相同的,不存在龙凤胎的可能,所以同卵双胞胎的孕妇就别想要生龙凤胎宝宝了。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后,若受精卵染色体为XX则是女孩,若为XY则为男孩,即使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分裂,但是性染色体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要么同为XX,要么同为XY。
小贴士:其实同卵双胞胎基因和性别不仅相同,而且就连外貌也几乎是相同的,若大家在大街上看到一堆长相极为相似的双胞胎,90%是同卵双生的宝宝,而长得不像的双胞胎一般都是异卵发育而来。
龙凤胎的形成原理解析
龙凤胎是指的异卵双生的宝宝,就是受精过程中,2枚卵子和2枚精子分别结合成受精卵,并且均顺利着床到子宫内,从而发育成双胞胎,而也只有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出现龙凤胎。
事实上,想要怀龙凤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世界上生双胞胎几率最高的国家是千分之十到千分之十五之间,而我国的几率是千分之五左右,生龙凤胎的概率则更是小得多,龙凤胎在双胞胎里的几率为25%。
虽说女性怀龙凤胎的几率小,但我们可以人为提升,目前有效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网传的服用叶酸、吃促排卵药物、增加激素都是比较有用的方法,想要怀龙凤胎的姐妹们可以去试试。
总结:另外,随着现在医学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技术也普及到我们生活中,想要生龙凤胎的姐妹们还可考虑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怀孕,第三代试管技术顺利怀龙凤胎的几率非常高,不过需要花的钱也不少,所以这种方法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育龄期夫妇中不孕症的发病率达10%~15%,其中50%由男性因素所致,而精子非整倍体是其原因之一。非整倍体精子可以引发胚胎染色体异常、配偶流产、反复着床失败,甚至子代出生缺陷。
正常人群精子非整倍体水平
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精子的非整倍体率要低的多,健康男性精子染色体总的非整倍体率在1%~5%之间。其中21号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出现非整倍体的概率要比平均值高出2~3倍。
精子非整倍体的影响因素
01遗传因素
不同个体间非整倍体精子的发生率差异极为显著,从1%到高达17%不等。例如47,XXY或47,XYY的男性,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是显著增加的。
02精子浓度
有研究指出精子浓度是与精子FISH检测结果相关的唯一参数。在少精子症患者中,随着精子浓度的降低,非整倍体率是显著上升的。而非整倍体率与精子活力或形态没有明确关系。
当精子浓度小于5.9×106/ml时,精子的非整倍体率是明显上升的。
03精子DNA完整性
以前的观点认为精子DNA完整性与非整倍体率是作为影响精子质量的独立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明精子DNA完整性与非整倍体率有明显相关性,有人指出含有DNA碎片的精子非整倍体的概率是DNA完整精子的三倍。
生活方式与职业暴露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精子非整倍体率升高。但是这种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个体的精子非整倍体率可能经常变化。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脱离职业暴露对于备孕期的男性来说至关重要。
精索静脉曲张指的就是精索静脉发生了屈曲和扩张,静脉的管径明显增粗,血液回流受阻,可以引起阴囊和会阴部位酸胀不适等症状,严重者会影响精子的质量。该疾病有些是先天性静脉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也有些是长时间腹腔内压力增高、腹腔肿瘤、重体力劳动等原因造成的。这个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最大的就是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问题。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在男性人群中广泛存在,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发病率约10%-15%,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可确定因素。在原发性男性不育中35%伴有精索静脉曲张,而在继发性不育患者中甚至可达81%,由此可见,在不育患者中发病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不代表得了精索静脉曲张,一定会导致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理
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理是由精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或血液返流,导致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的渐进性疾病,通过近年研究显示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若有精液异常或睾丸发育障碍,伴有不育超过2年者,符合手术指征,应考虑手术治疗。所以是否需要手术,主要看能否自然怀孕,有没有阴囊疼痛,腹股沟积液等情况发生。
当前治疗方案中,显微外科技术术后被证明有更高的自然受孕率、更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睾丸血液供应的预后最佳,即效果最佳、副作用最小、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式。
第三代试管婴儿自1990年诞生以来,从最初的只能筛查5-7对染色体发展成至今不仅可以对胚胎所有染色体(共23对)进行筛查,还可以深入到单基因进行了解。第三代试管就是对胚胎进行筛查,从而去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可以很好的解决遗传病遗传风险。下面主要介绍PGD/PGS在国内外的现状、展望,及一些临床应用实例,大家粗略浏览就好,在文末给出了就医建议。
PGD/PGS的概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主要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筛查(PGS)是指在人工辅助生殖过程中,对胚胎进行种植前活检和遗传学分析,以选择无遗传学疾病的胚胎植入子宫,从而获得正常胎儿的诊断/筛查方法。
PGD/PGS适应人群
这2种技术建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基础之上,可直接筛除有问题的、不健康的胚胎,挑选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宫,可阻断致病基因的纵向传递,降低反复流产率,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避免因引产给孕母带来的身心创伤。
PGD/PGS国内外发展
第三代试管简单理解取男方的精子,女方的卵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几个胚胎,把不好的去掉,挑选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宫,再怀孕直到生出小孩。其实早在1960年代,Edwards就提出了PGD的设想,一直到1990年Handyside团队才成功地进行了PGD,标志着其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的开始。而我国第一例PGD在2000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广伦实验室完成。
PGD发展至今其诊断的疾病种类也在逐渐增加,从最初对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到染色体异常、人类肿瘤易感基因的分析、线粒体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胚胎的检测等。而PGS又称“PGD-非整倍体筛查”,是指运用PGD相同的技术手段检测早期胚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Munné等在1993年第一次报道了对胚胎进行PGS。
研究发现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胚胎中的染色体异常是造成IVF反复失败和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因此PGS主要针对的人群为女方高龄、不明原因反复流产、IVF反复失败以及男性导致的不孕不育等。
PGD/PGS的技术迭代
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NGS)是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进行测序的利器,学者们开始考虑将NGS应用于PGD/PGS;NGS的实现依赖于WGA技术的进步,好比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手机性能的提升依赖于CPU、内存、闪存、电池性能的进步;WGA技术发展至今分为多种子类型,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是2种单细胞WGA技术,MDA和MALBAC;MDA在2002年首次被报道,部分程度上解决了扩增偏向的问题,实现了比PCR更均一的扩增。
在2012年的时候,哈佛大学谢晓亮在《Science》上发表了,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新技术MALBAC,即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技术。使得检测单细胞中较小的DNA序列变异变得更容易,分辨率提高,可以检测单基因突变,以及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缺点是偶然地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2014年9月世界上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
NGS在PGD/PGS中的应用
目前NGS技术具有数据准确度更高、实验重复性更好等优势,且随着其价格不断下降,其在PGD/PGS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也是被认可的技术,只是方法学上仍在不断改进。
单细胞全基因扩增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可以同时进行诊断,这对一个胚胎的筛选有了相对更为精准的结果,进而提高筛选后再植入的成功率。
近几年利用低通量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针对致病基因进行目标区域靶向捕获的NGS应用于PGD/PGS的成功案例报道逐渐增多。Treff等运用NGS对多种单基因病如囊性纤维化、沃克华宝综合症等进行PGD,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可靠性达到100%。
姚元庆团队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分析单细胞水平的染色体拷贝变化,选择正常胚胎植入,于2014年9月顺利分娩健康女婴。2013年我国湘雅医院团队报道了采用NGS检测囊胚的PGS成功病例。
到目前为止,NGS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改变筛查中的价值已得到证实。这些成功案例均表明NGS技术应用于PGD/PGS已经比较成熟。但同时NGS在PGD/PGS中的应用还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暂时还不具备检测嵌合型的胚胎、单亲二倍体以及检测分辨率有限等,有待于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或者联合其他技术手段达到最佳的诊断。
第三代试管婴儿展望
一直以来,PGD/PGS活检的遗传物质都存在着争议,极体活检被认为仅能反映母方的遗传信息且影响诊断效率。此外,PGD/PGS是通过侵入性操作获得诊断结果,其对子代的影响还需要长期大样本的随访。因此,研发一种安全又有效的筛查技术十分必要。
以谢晓亮带领的研发团队,宣布了全球首例,接受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试管婴儿,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健康诞生。无创PGS/PGD技术的出现,将彻底解决因为胚胎活检存在的安全争议,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试管婴儿就诊流程
正确的就医顺序是,先在当地医院初诊,再去大型区域生殖中心,或者考虑国外。还有,并不是所有不孕不育患者都需要做试管婴儿,临床上50%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就能自然怀孕妊娠。